易教网-呼和浩特家教
当前城市:呼和浩特 [切换其它城市] 
hhht.eduease.com 家教热线请家教热线:400-6789-353 010-64436939
用户登录 | 用户注册
易教网微信版微信版 APP下载
易教播报

欢迎您光临易教网,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易教网呼和浩特家教的大力支持和关注!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更优质便捷的服务,打造呼和浩特地区请家教,做家教,找家教的专业平台,敬请致电:400-6789-353

当前位置:家教网首页 > 呼和浩特家教网 > 家长加油站 > 秦国历代国君及姓名 列位帝王顺序表

秦国历代国君及姓名 列位帝王顺序表

【来源:易教网 更新时间:2025-01-31
秦国历代国君及姓名 列位帝王顺序表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朝代,是由战国后期一个诸侯王国发展起来的统一大国,中国封建社会的第一个统一王朝(前221~前207)。秦国是公元7建立,在公元前2灭亡,期间经历了近40位国君。

秦国历代帝王一览表1、秦非子,嬴非(秦嬴),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8—公元前8。

2、秦侯,未详其名,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8—公元前8。

3、秦公伯,嬴公伯,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8—公元前8。

4、秦仲,嬴秦仲,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8—公元前8。

5、秦庄公,嬴其,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8—公元前7。

6、秦襄公(立为诸侯),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7—公元前7。

7、秦文公,名未详,没有即位。

8、秦静公(秦竫公),未即位。

9、秦宪公(秦宁公),嬴立,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7—公元前7。

10、秦出子,嬴曼,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7—公元前6。

11、秦武公, 嬴说,在位起止时间公元前6—公元前6。

12、秦德公,嬴嘉,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6—公元前6。

13、秦宣公,嬴恬,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6—公元前6。

14、秦成公,嬴载,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6—公元前6。

15、秦穆公(秦缪公),嬴任好,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6—公元前6。

16、秦康公,嬴溃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6—公元前6。

17、秦共公,嬴稻/嬴兀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6—公元前6。

18、秦桓公,嬴荣,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6—公元前5。

19、秦景公,嬴石,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5—公元前537。

20、秦哀公(秦毕公/秦公),嬴籍,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5—公元前5。

21、秦夷公,未即位。

22、秦惠公,嬴宁,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5—公元前4。

23、秦悼公,嬴盘,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4—公元前4。

24、秦厉共公(秦剌龚公/秦利龚公),嬴刺,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4—公元前4。

25、秦躁公(秦诠),嬴欣,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4—公元前4。

26、秦怀公,嬴封,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4—公元前4。

27、秦灵公(秦肃灵公),嬴肃,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4—公元前4。

28、秦简公,嬴悼子,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4—公元前4。

29、秦惠公,嬴仁,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3—公元前3。

30、秦出公(秦少主),嬴昌,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3—公元前3。

31、秦献公(秦元献公/秦元王),嬴师隰/嬴连,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3—公元前3。

32、秦孝公(秦平王),嬴渠梁,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3—公元前3。

33、秦惠文王(秦惠王),嬴驷,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3—公元前3(公元前3改元)。

34、秦武王(秦悼武王/秦武烈王),嬴荡,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3—公元前3。

35、秦昭襄王(秦昭王),嬴则/嬴稷,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3—公元前2。

36、秦孝文王,嬴柱/秦柱,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2。

37、秦庄襄王(秦庄王),秦异人/嬴楚,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2—公元前2 。

38、秦始皇,(秦始皇帝),嬴政/赵政(正),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2—公元前2。

39、秦二世,胡亥,在位起止时间是公元前2―公元前2。

40、秦子婴,在位46天。

(公元前7~公元前2)

公元前7(秦襄公八年):周平王东迁,史称东周。秦受封为诸侯,始立国。

公元前7(秦文公四年):迁至F、渭之会,筑城邑。

公元前7(文公十三年):初设史官记事。

公元前7(文公十六年):伐戎,地至岐。

公元前7(宪公二年):徙平阳,伐荡社。

公元前7(出公元年):大庶长弗忌等立出子。

公元前6(武公十年):伐呒饺郑初建县。

公元前6(武公二十年):武公死,用六十六人殉葬。

公元前6(德公元年):徙都于雍。

公元前6(宣公四年);与晋大战河阳,获胜。

公元前6(成公元年):粱伯、芮伯朝秦。

公元前6(穆公元年):伐茅津戎,获胜。

公元前6(穆公五年):伐晋,战河曲。

公元前6(穆公九年):送晋公子夷吾归国,晋许秦河西八城。

公元前6(穆公十年):晋背约,不给秦河西之地。

公元前6(穆公十三年):晋发生灾荒.向秦借粮,秦兴“泛舟之役”。

公元前6(穆公十四年):秦发生灾荒,向晋借粮,晋拒绝。

公元前6(穆公十五年);与晋战于韩.虏晋惠公.晋献河西之地。

公元前6(穆公十六年):在河东置官司。

公元前6(穆公二十年):灭梁、芮。

公元前6(穆公二十二年):迁陆浑之戎于伊川。

公元前6(穆公二十三年):迎晋国公子重耳于楚。

公元前6(穆公二十四年);送晋公于重耳归晋,立为晋文公。

公元前6(穆公三十年):秦助晋攻郑,后秦单独撤兵。

公元前6(穆公三十二年):秦发兵越晋攻郑.

公元前6(穆公三十三年),秦攻郑未成,灭滑,晋于ゴ蟀芮鼐,虏秦三将。

公元前6(穆公三十五年):秦伐晋,战彭衙,不利,归。

公元前6(穆公三十六年),秦伐晋大胜,取王官及鄗,封ナ而还。

公元前6(穆公三十七年):晋伐秦围撸磺胤ノ魅执笫,“开地千里”,天子使召公贺以金鼓。

公元前6(穆公三十八年):秦取鄀。

公元前6(穆公三十九年):穆公卒,以一百七十七人为殉。

公元前6(康公元年);秦送公子雍归晋,晋败秦师于令狐。

公元前6(康公二年):秦伐晋,取武城。

公元前6(康公四年):晋伐秦,取少梁。

公元前6(康公六年):秦伐晋,取羁马.并败晋军于河曲。

公元前6(共公元年):晋侵宋,求成于秦,秦弗许。

公元前6(共公二年):伐晋围焦。

公元前6(桓公三年):晋伐秦,杀秦谍。

公元前5(桓公十年):秦伐晋,战于辅次。

公元前5(桓公十一年):与楚、宋、陈人盟于齐。

公元前5(恒公二十二年):与白狄伐晋。

公元前5(桓公二十四年):与晋夹河而盟,归而背盟,与翟谋攻晋。

公元前5(桓公二十六年);晋率各国兵伐秦.秦军败走,至于麻燧。

公元前5(景公十三年):秦伐晋。

公元前5(最公十四年):晋伐秦。

公元前5(景公十五年):使庶长鲍伐晋救郑,败晋于栎。

公元前5(景公十六年):与楚伐宋。

公元前5(景公十八年):晋会请侯伐秦,败秦师于Я郑

公元前5(景公二十七年):至晋会盟,旋即背盟。

公元前5(景公三十六年),秦公子鍼逃至晋,后又归秦。

公元前5(衰公三十一年):楚国申包胥至秦求兵伐吴。

公元前5(哀公三十二年):秦发兵五百乘救楚,大败吴师。

公元前4(厉公一年);蜀人来赂。

公元前4(厉公六年):楚人来赂。

公元前4(厉公七年);义渠戎来赂,局钇蛟。

公元前4(厉公十年):庶长将兵拨魏城。

公元前4(厉公十四年);晋人、楚人来赂。

公元前4(厉公十六年):伐西戎大荔.取王城。

公元前4(厉公二十年):厉公率兵与局钫健

公元前4(厉公二十六年);左庶长攻南郑。

公元前4(厉公三十三年):伐义渠,虏其王。

公元前4(躁公二年):南郑反。

公元前4(躁公十三年):义渠戎攻秦,至渭南。

公元前4(怀公四年):庶长鼂与大臣围怀公迫其自杀,立孙灵公。

公元前4(灵公七年):与魏战少梁。

公元前4(灵公八年):修城于河频。

公元前4(灵公十年):城籍姑.补庞城。

公元前4(简公二年);与魏战,败于郑下。

公元前4(简公三年);魏围秦繁庞。

公元前4(简公六年):令吏初带剑。堑洛,城重泉。魏伐秦,筑临晋元里。

公元前4(简公七年):初租禾。魏伐秦至郑而还。

公元前4(简公十四年):伐魏,至阳狐。

公元前3(惠公五年):伐局睢

公元前3(惠公七年):魏败秦于汪。

公元前3(惠公九年):伐韩宜阳,取六邑。

公元前3(惠公十年);与魏战武城。

公元前3(惠公十一年):攻魏之阴晋。

公元前3(惠公十三年):伐蜀取南郑。

公元前3(出子二年);秦庶长迎献公于河西而立之。

公元前3(献公元年):止人殉。

公元前3(献公二年):徒都栎阳。

公元前3(献公七年):初行市。

公元前3(献公十年);设户籍相伍。

公元前3(献公十四年):与赵战高安,败绩。

公元前3(献公十九年):战败韩、魏于洛阳。

公元前3(献公二十一年):胜魏于石门。

公元前3(献公二十二年):攻魏少粱。

公元前3(献公二十三年);胜魏,虏其将公孙痤。

公元前3(孝公元年):韩、魏伐秦。商鞅入秦。秦伐魏、伐西戎,斩戎之獠王。公

公元前3(孝公三年):用商鞅变法。

公元前3(孝公四年):败韩师于西山。

公元前3(孝公六年):以商鞅为左庶长。

公元前3(孝公七年):与魏王会社平。

公元前3(孝公八年):与魏战元里。

公元前3(孝公十年):以商鞅为大良造,将兵围魏安邑。

公元前3(孝公十一年):城商塞。商鞅围魏固阳.降之。

公元前3(孝公十二年):徙都咸阳。初聚小邑为县。开阡陌。

公元前3(孝公十三年);初在县设秩史。

公元前3(孝公十四年);初为赋。

公元前3(孝公十九年):城武城。

公元前3(孝公二十二年):商鞅伐魏.虏公于n。鞅封于商。

公元前3(孝公二十三年):与魏战岸门,虏魏错。

公元前3(孝公二十四年):孝公卒。诛商鞅。

公元前3(惠文王元年):楚、韩、赵、蜀朝秦。

公元前3(惠文王二年):初行圆钱。

公元前3(惠文王三年):攻取韩之宜阳。

公元前3(惠文王五年):犀首为大良造,张仪为客卿。

公元前3(惠文王六年):魏献阴晋,更名宁秦。

公元前3(惠文王七年):义渠内乱,庶长操将兵定之。

公元前3(惠文王八年):与魏战,虏龙贾,斩首八万。魏献河西之地。

公元前3(惠文王九年):伐魏渡河,取汾阴、皮氏,围焦降之。

公元前3(惠文王十年):始置丞相。张仪为相。魏献上郡十五县予秦。

公元前3(惠文王十一年):义渠君称臣。更名少梁为夏阳。归还给魏焦、曲沃等地。

公元前3(惠文王十二年):初腊。与楚、燕、齐、魏等参加赵肃侯葬仪。

公元前3(惠文王十三年):惠王君称王。

公元前3(惠文王更元元年):张仪率兵攻魏。

公元前3(惠文王更元二年):张仪与齐、楚大臣相会于啮桑。

公元前3(惠文王更元三年):韩、魏太子来朝。张仪免相。

公元前3(惠文王更元六年):攻取韩之鄢地。

公元前3(惠文王更元七年):乐池为相。韩、赵、魏等五国攻秦,不胜而回。

公元前3(惠文王更元九年):司马错灭蜀。取赵中都、西阳(安邑)。

公元前3(惠文王更元十年):取韩之石章,败赵将泥(一作英)。

公元前3(惠文王更元十一年):攻义渠,得二十五城。

公元前3(惠文王更元十二年):樗里疾攻赵,虏赵将赵庄,攻取蔺。

公元前3(惠文王更元十三年):庶长魏章击楚于丹阳,虏其将屈□。又攻楚汉中,置汉中郡。楚攻秦兵至蓝田。

公元前3(惠文王更元十四年):伐楚取召陵。蜀相(陈)庄杀楚侯来降。樗里疾助魏伐卫。

公元前3(武王元年):与魏襄王会临晋。伐义渠、丹、犁。诛蜀相庄。张仪至魏。

公元前3(武王二年):樗里疾、甘茂为左右丞相。张仪死于魏。

公元前3(武王三年):与韩襄王会临晋外。甘茂、庶长封伐宜阳。

公元前3(武王四年):始置将军。魏冉为将军。拔韩宜阳。渡河在武遂筑城。魏太子来朝。八月,武王举鼎绝膑死,族盂说。

公元前3(昭襄王元年):归韩以武遂。

公元前3(昭襄王二年):庶长壮及大臣诸公子为逆皆诛。

公元前3(昭襄王三年):与楚在黄棘会盟。王加冠。

公元前3(昭襄王四年):攻韩之武遂,晋之蒲阪、晋阳、封陵。齐、魏、韩共伐楚,秦救楚,三国引去。

公元前3(昭襄王五年):魏襄王、太子婴入秦朝见。复与魏蒲阪。

公元前3(昭襄王六年):蜀侯□反,司马错定蜀。庶长奂伐楚。泾阳君质于齐。

公元前3(昭襄王七年):攻克楚新城,杀楚将景缺。樗里疾卒。

公元前2(昭襄王八年):齐盂尝君田文入秦为相。楚怀王被骗入秦。

公元前2(昭襄王九年):盂尝君归齐。赵国楼缓为秦相。齐、韩、魏联军攻秦至函谷关。秦攻楚,大败楚军。

公元前2(昭襄王十年):齐、韩、魏三国继续攻秦。楚怀王还魏河外及封陵。

公元前2(昭襄王十二年):免楼缓,用魏冉为相。予楚粟五万石。

公元前2(昭襄王十三年):向寿伐韩取武始。左更白起攻新城。五大夫吕礼奔魏。

公元前2(昭襄王十四年):白起大胜韩、魏联军于伊阙,拔五城,斩首二十四万,虏魏将公孙喜。

公元前2(昭襄王十五年):白起攻魏拔垣,复又放弃,攻韩。

公元前2(昭襄王十六年):攻韩取宛,封公子市(泾阳君)于宛,封公子悝(高陵君)于邓。

公元前2(昭襄王十七年):复占垣。

公元前2(昭襄王十八年):伐魏取六十一城。魏献河东地四百里,韩献武遂地二百里。

公元前2(昭襄王十九年):十月,秦与齐同时称“帝”。后复去。

公元前2(昭襄王二十年):李兑约赵、齐、楚、韩、魏五国攻秦,无功而散。

公元前2(昭襄王二十一年):攻韩夏山,攻魏河内。魏献安邑。

公元前2(昭襄王二十二年):与赵、楚会盟。蒙武率兵伐齐,得九城,设九县。

公元前2(昭襄王二十三年);秦与燕、赵、韩、魏攻齐。

公元前2(昭襄王二十四年):攻齐胜,取陶。昭襄王与楚顷襄王相会。攻魏取林,军逼大粱。

公元前2(昭襄王二十五年):与韩、魏盟。

公元前2(昭襄王二十六年):攻赵离石。

公元前2(昭襄王二十七年):攻楚取黔中,楚献汉北及上庸。攻赵,取代、光狼。

公元前2(昭襄王二十八年):秦赵会盟渑池。白起率兵攻楚取鄢。

公元前2(昭襄王二十九年):白起攻下楚安陆,拔楚都郢,焚夷陵,取竟陵,至洞庭。楚迁都于陈。

公元前2(昭襄王三十年):攻楚黔中、巫郡。

公元前2(昭襄王三十一年):楚夺回十五邑。秦攻取魏二城。公元前2(昭襄王三十二年):攻魏,占启封。

公元前2(昭襄王三十三年):攻取魏蔡、中阳等四城。

公元前2(昭襄王三十四年):战赵、魏于韩之华阳,赵、魏败,秦占华阳。魏献南阳。

公元前2(昭襄王三十五年):初置南阳郡。助楚、韩、魏伐燕。

公元前2(昭襄王三十七年):客卿灶攻齐,取寿、刚,予穰侯。秦中更胡伤攻赵之阏与,赵将赵奢大破秦军。

公元前2(昭襄王三十九年):五大夫绾收取魏之怀。

公元前2(昭襄王四十一年):秦攻魏邢丘。用范雎为相。

公元前2(昭襄王四十二年):攻取赵三城及韩之少曲、高平。

公元前2(昭襄王四十三年):白起攻韩之陉城。

公元前2(昭襄王四十四年):攻太行之南阳,断韩本土与上党之路。

公元前2(昭襄王四十五年):攻韩,取野王等十城。大战赵长平。

公元前2(昭襄王四十六年):续战长平。攻取韩缑氏、纶。

公元前2(昭襄王四十七年):大胜赵于长平,白起坑降卒四十万。

公元前2(昭襄王四十八年):取赵之武安、原,并攻邯郸。秦始皇嬴政生于邯郸,初名赵政。

公元前2(昭襄王四十九年):续攻邯郸。任王稽为河东守,郑安平为将军。

公元前2(昭襄王五十年):魏、楚救赵。郑安平降赵。白起罪迁阴密。

公元前2(昭襄王五十一年):灭西周。周王赧卒,周嗣绝,

公元前2(昭襄王五十二年):王稽、范雎死。

公元前2(昭襄王五十三年):攻魏河东。魏向东攻取秦之陶。

公元前2(孝文王元年):昭襄王卒。十月,孝文王即位,:三日即卒。

公元前2(庄襄王元年):吕不韦为相。灭东周。攻韩建三川郡。

公元前2(庄襄王二年):攻魏高都、波,攻取榆次、新城等三十七城。

公元前2(庄襄王三年):全占韩之上党郡。平定晋阳之乱,重建太原郡。信陵君会五国兵攻秦。五月,庄襄王卒。

公元前2(秦始皇元年):秦王嬴政即位,年十三岁。尊吕不韦为仲父。

公元前2(秦始皇二年):攻魏取卷。

公元前2(秦始皇三年):蒙骜攻韩十三城,攻魏的畴、有诡。

公元前2(秦始皇四年):蝗灾,天下疫。行纳粟千石,拜爵一级。

公元前2(秦始皇五年):蒙骛攻魏之酸枣等二十城。建东郡。

公元前2(秦始皇六年):攻魏取朝歌。将卫君角迁到野王。赵、楚、魏、燕、韩五国攻秦至蕞。

公元前2(秦始皇七年):攻取赵之龙、孤、庆都,魏之汲。

公元前2(秦始皇八年):长安君成蟜攻赵,后反叛;秦王派兵讨伐,成蟜死。

公元前2(秦始皇九年):秦王政行冠礼。迸崖遥即平。攻魏首垣、蒲阳、衍氏。

公元前2(秦始皇十年):吕不韦免相。大索,逐客,李斯涑,止逐客。李斯用事。

公元前2(秦始皇十一年):攻赵取阏与等九城。

公元前2(秦始皇十二年):助魏攻楚。吕不韦自杀。

公元前2(秦始皇十三年):攻赵平阳、武城,杀赵将扈辄。

公元前2(秦始皇十四年):赵将李牧大败秦将桓齮于肥。韩非入秦,被逼自杀。

公元前2(秦始皇十五年):攻赵,为李牧所败。

公元前2(秦始皇十六年);魏献丽邑,韩献南阳,秦派内史腾为南阳假守。

公元前2(秦始皇十七年):内史腾攻韩,俘韩王安,建立颍川郡。

公元前2(秦始皇十八年):王翦、杨端和率兵攻邯郸。

公元前2(秦始皇十九年):大破赵军,俘赵王迁,赵公于嘉逃代,自立为王。

公元前2(秦始皇二十年):王翦、辛胜在易水西败燕、代联军。燕太子丹派荆柯入秦刺秦王。

公元前2(秦始皇二十一年):攻克燕都蓟,迫燕杀太子丹。燕王喜迁都辽东。王贲攻楚。秦之新郑叛。昌平君徙郢。

公元前2(秦始皇二十二年):王贲攻大梁,决河水灌大粱城,魏王假出降。设右北平、渔阳、辽西郡。

公元前2(秦始皇二十三年):设上谷、广阳郡。李信、蒙武攻楚,为项燕所败。

公元前2(秦始皇二十四年):王翦攻楚大胜,攻入寿春,俘楚王。又攻江南,设会稽郡。

公元前2(秦始皇二十五年):王贲攻辽东,俘燕王燕。又攻代,虏代王嘉。

公元前2(秦始皇二十六年):王贲攻齐,俘齐王建。至此六国皆亡。秦帝国建立,嬴政称秦始皇帝。

-更多-

最新教员

  1. 司教员 内蒙古大学 政治学与行政学
  2. 刘教员 呼和浩特职业学院 英语教育
  3. 敖教员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工艺品美术设计
  4. 郭教员 上海海事大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5. 张教员 呼和浩特民族学院 学前教育
  6. 霍教员 内蒙古大学 汉语国际教育
  7. 吕教员 河南理工大学 材科高分子
  8. 皇教员 吉林大学 电子科学与技术
  9. 杨教员 内蒙古农业大学 乳品工程